
制造业的信息化离不开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。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1月7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配资策略平台,“十四五”期间,山东深入实施“双千兆”网络系统工程,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批,5G网络覆盖和应用的广度、深度、厚度大幅提升。
“‘连接山东’布局正不断优化。”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孟强介绍,青岛出入口局建设快速推进,建成后将有效降低国际通信时延,促进跨境数据服务,助力我省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。2021年以来,5G建设年均投资超100亿元,累计建成5G基站27万个,建设投资和网络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,连续三年在工信部移动网络质量评测中名列前茅,基础网络实现了从百兆向千兆的跨越,全面建成“千兆山东”,县级以上城区、乡镇地区、行政村地区基本具备千兆光纤网络接入能力。部分园区、工厂、住宅小区正试点部署万兆光网,联合省工信厅推动首批“万兆+AI”园区试点加速建设。
“计算山东”能力也不断强化,已建成覆盖全省16市的高速光传输骨干网络,在历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相关报告中,我省算网运力水平始终居全国前列。中国算力平台(山东)正式上线,并纳入工信部算力态势感知试点,算力统筹监测能力持续提升。“感知山东”体系不断完善,5G轻量化(RedCap)已实现县级以上城区贯通,移动物联网覆盖用户规模居全国前列。
数据显示,山东工业互联网累计标识解析量居全国首位,在制造、化工、轻工、港口等领域打造5G工厂项目超800个,其中96个项目入选工信部《5G工厂名录》,在制造、能源等工业领域打造5G应用项目超2000个,规模居全国第一方阵。例如,在今年入选工信部《5G工厂名录》项目中,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借助“双千兆”虚拟专网,助力提升内河船舶研发设计、智能制造水平;海信空调有限公司将5G、边缘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,使企业生产效率提升70%、数字化管理成本降低30%。
在此过程中,山东系统性构建全链条、立体化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体系,对全省3.7万余家工业企业和工业网络,实施全天候动态监测,实现漏洞排查、风险预警、通报处置的闭环管理。上线全国首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公共服务平台,面向省内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“资讯获取-风险处置-服务对接-智能决策”的全流程服务和支撑机制。
(大众新闻记者 付玉婷)
博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